首页

国产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4 04:36:37 作者:深耕中国丨“以旧换新” 外资共享红利 浏览量:47963

 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。如今,中秋节已经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
  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拜月节等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

  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记载:“朝朝日,夕夕月,则揖。”讲的就是古代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的民俗活动。中秋节起源于先秦,普及于汉,定型于唐朝,正式定立于北宋,盛行于宋朝以后,明清时期,中秋节与春节齐名,成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。

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 萧放:中秋它是源于一个自然节气,秋天的三个月,最中间一个月叫仲秋。中秋节在四大节里边,它应该说作为节日是比较晚的,虽然它的源头很早,但是真正成为民俗节日,应该是宋代以后。在城市乡村里边,都把中秋作为一个重要节日来过,明清时期把中秋节作为一个既要祭拜月亮赏月,也要家人团圆,还要做一些经济生活的节关,就是结账的日子。

  到了现代,中秋节已经与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,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,逐渐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中秋民俗。

  在北京,“请”兔儿爷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中秋传统民俗之一。老北京民俗中对于兔儿爷的祭拜,最早始于明朝文人纪坤的《花王阁剩稿》。每逢中秋节,老北京人家都会供奉造型各异、形象生动的“兔儿爷”,寓意平安和吉祥。

  在江西、湖南等地,每到中秋节都会举行“烧宝塔”活动。烧塔习俗源自元代,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,中秋烧塔相对于一般中秋活动而言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,它是稻谷节节饱满、家里红红火火、亲朋平平安安的象征。

  此外,宋《武林旧事》卷三中记载了当时的临安城即现在的杭州过节放花灯水灯的胜景;清朝《壹斋集》卷七中记载了安徽地区中秋节妇女在菜园地中摸瓜摸豆角的“摸秋”趣闻。“走月亮”的中秋民俗至今依然还在苏州地区流行。

  而作为中秋节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,月饼象征着大团圆。在现存文献中,月饼一词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中,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。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,寄托思念。到了明朝,已经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,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,而且只在中秋节吃,是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。

  “阖家团圆”的精神指向,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寄托思念故乡、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  (总台央视记者 许盼盼 闫宏 赵学锋) 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第20届东博会)“交融·共生”首届中国—东盟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南宁开展

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表示,下一步,将对自动扶梯、自动人行道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梯级(踏板)紧固情况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,对检查发现严重安全隐患的电梯责令立即停止使用,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查处。

重磅!《创新引领·国安砺剑》:“十大反间谍案例”专题展播

2002年6月,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厦门调研,从全局视野提出“提升本岛、跨岛发展”重大战略,并指明了“四个结合”的跨岛发展战略思路——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结合、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结合、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、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结合。

总台现场报道丨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抵达澳门 开展为期三天访问

古韵新颜,感受国风美学拉满的中华文明魅力。创意复合节目《彩云追月》将粤剧、器乐、芭蕾等不同艺术门类巧妙融合,在月光下婉转低吟、曼妙起舞,创新演绎出“彩云轻抚晚风”的意蕴悠长。来自云南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童声合唱团的师生们带来合唱《小雅·鹿鸣》,纯净的歌声配上孩子们清澈空灵的吟诵,尽显《诗经》的韵律之美、意境之美、传承之美。

广东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新品种(配套系)累计40个

电影《幸福慢车》聚焦公益性“慢火车”,从新一代铁路职工的视角,生动讲述了铁路为沿线百姓带来温暖和希望的故事,展现了公益性“慢火车”在服务社会发展、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,也展示出新时代铁路职工锐意进取、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,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。

学习卡丨“关键一课”上,习近平阐释一个重大原则和“四对关系”

王志斌称,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科技工作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精神,立足国家生态环境战略需求,持续加强顶层设计,强化组织管理,增强高水平科技供给,生态环境科技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